如今電腦已經是所有辦公室人員的必備工具,但長期接觸電腦對健康的不良影響也日益明顯,如視疲勞、頸肩綜合征等異常情況,有了鼠標手、鍵盤腕、電腦依賴癥等新醫學名詞,人們將其稱為“電腦病”。由于電腦病與職業密切相關,有人稱之為“新型職業病”。那么,電腦病已經是職業病了嗎?該如何利用X射線防護儀器去防治呢?
我們國家職業病危害形勢目前比較嚴峻,主要表現為職業性塵肺患者在世界仍居首位,各種職業性中毒的發病率仍然很高,在現有國情下,防治上述嚴重危害勞動者生命健康的疾病更具重要意義。電腦病的危害與之相比,納入職業病不可能是短期目標。
電腦病作為工作有關疾病,為保護電腦從業人員的健康,作為職業病防治機構的醫務衛生人員,濟南醫院將之列為可控制和預防的范圍,如針對電腦病為視屏工作,設計更適宜的照明條件,以便熒光屏所顯示的字符與背景的對比度更合理,從而減輕視疲勞;為預防頸肩綜合征,要著力改善人機界面,指導電腦作業人員保持舒適坐姿,提供可調節座椅;電腦從業人員為腦力工作者,要更多注意安排工間操,如有針對性的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,可很好預防電腦病的發生;同時不能忽視心理健康,對有焦慮、神經衰弱表現的勞動者要做好心理調節,注意避免長期過度的職業緊張。
從職業病特點看,可以說職業病是一種人為的疾病,可防可控。所以世界各國對職業病,除醫學的涵義外,還賦予立法意義,即由國家規定的“法定職業病”。我國衛生部、勞動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新頒布的職業病名單分10類115種,主要有塵肺、職業性放射性疾病、職業中毒、職業性皮膚病、職業性眼病、職業性腫瘤等。而電腦病不在名單目錄內,顯然不屬于職業病。
廣義地說,職業病也屬于工作有關疾病,但一般所稱工作有關疾病,與職業病有所區別。職業病是指某一特異職業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,有立法意義。而工作有關疾病則指多因素相關的疾病,與工作有聯系,但也見于非職業人群中。由此可知,電腦病準確地說,應該稱之為“工作有關疾病”,但不是職業病。從事電腦作業的人員可以患病,上網成癮者也可以患病,也就是說不必具備職業接觸史就可以患“電腦病”。